二十七年寻找“炎黄”传递着什么
发布时间:2014-03-05 浏览量:0
寻找“炎黄”,其实就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正在小憩的道德意识,催动枕戈待旦的道德责任
一次意外的摔倒,让一个27年之谜有了答案。近日,江苏一位叫张纪清的七旬老人,在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去1000元善款后,突发脑梗晕倒在银行里,民警发现老人身上的三张汇款单据上写着“炎黄”和“黄炎民”。“炎黄”这个让江阴人感动了27年的好心人,终于出现在了大家眼前。(相关报道见第四版)
27年来,许多人一直在寻找这位做善事不留名的“炎黄”。通过媒体征集“炎黄”线索、专门建设“炎黄”陈列馆宣传好人事迹、中央电视台专程来拍摄专题片《谁是炎黄》……一边是执着的慈善助人,一边是毫不气馁的“大海捞针”。面对一次次的“寻隐者不遇”,人们从未放弃找到“炎黄”的努力。
老人确实值得寻找。从1987年汇款1000元资助江苏建设祝塘幸福院开始,化名“炎黄”“黄炎民”的张纪清,一直坚持捐款给祝塘镇的敬老事业,以及其他慈善事业,从不留下任何个人身份信息。尽管退休后的收入每月只有500多元,每年用于慈善的支出却从未降低。“美德像瑰丽的宝石一样,如果镶嵌得淡雅,就显得更有风采。”老人的低调慈善,让人敬佩,更令人感动。正因如此,27年来,行善与寻善的脚步都不曾停歇。
同样值得欣慰的,是人们的这种集体“寻找”。或许是大家都迫切地想知道,这个坚持用化名汇善款的好心人究竟是谁。但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人们在寻找一种感动和价值。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炎黄”身上体现的,恰恰是被一些人视为“太傻”“不够聪明”,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褒扬善举,让好人有好报,德者有其得,寄托着人们对美德的向往和期待,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需要精心呵护与培植的道德土壤。
与行善者的美德一样,众人的寻找同样值得珍视:当勇救落水者的人悄悄离去,当化名爱心人士默默捐助几十年,当灾难来临时的捐款悄然而至,人们经常询问打听:这些爱心人士来自哪里?他们姓甚名谁?这种“寻找”的背后,何尝不是对某些道德失落的深刻反思?“小悦悦事件”“扶老人反被讹”等严重道德滑坡和失范事件发生后,这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更为人们看重和珍惜。这种“寻找”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对社会良善的深情呼唤?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善意的种子,当更多人感受到平凡而又伟大的道德正能量,见贤思齐,才可能汇聚成一股股热流,为社会增光添暖。
社会风气的涵养,良好德行的培育,从来不能仅指望他人去做,而自己却以各种理由袖手旁观。正如张纪清所说,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如果人人都来出一点力,那我们的社会一定会更加美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寻找“炎黄”,其实就是在唤醒我们内心正在小憩的道德意识,催动枕戈待旦的道德责任。
回头再看“炎黄”身份的“暴露”,竟然源于晕倒后民警救人时的意外发现,事件本身就足以构成一个非常美好的隐喻:你经常帮助别人,在遇到危难时,有人愿意向你伸出援手——行善就是美德的传递和循环。我们的社会,也正是因为点缀了无数的美德蜡烛,而始终充满善意和感恩,留存温馨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