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中国,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上——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述评

发布时间:2014-10-05   浏览量:0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进入实现民族复兴关键阶段的中国,时间尤显匆匆。
  短短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胸怀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勇担重任,接力奋斗,大气魄治党治国治军,大手笔运筹国内国际大局,推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各领域出现崭新局面。
  山高愈前行,梦好起宏图。
  今日之中国,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
  “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执政理念,犹如一条红线贯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全过程
  “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说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
  马年正月初八,黑海之滨的索契,习近平用质朴的话语,回答俄罗斯电视台记者的提问。
  这是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情告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012年11月15日,刚刚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庄严宣示。
  民惟邦本、政得其民。人民,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理念的支撑点。
  总书记有句座右铭——
  “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
  总书记爱听一首歌——
  “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育/风雨中教我做人……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
  总书记心中有榜样——
  “后来,我当知青、上大学、参军入伍、当干部,我心中一直有焦裕禄同志的形象,见贤思齐,总是把他当作榜样对照自己。”
  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特地把兰考作为联系点。
  2014年3月和5月,习近平两赴兰考,号召党员、干部以焦裕禄为镜,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总书记深沉的为民情怀浸透在日日夜夜的时间里、点点滴滴的行动中。
  访民情、察民意、问民生,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党的十八大以来,从黄土高原到太行深处,从南国海岛到西部边陲,从校园乡村到社区军营,总书记念念不忘的始终是人民群众。
  一页页工作日志,一张张出行地图,李克强、张德江、俞正声、刘云山、王岐山、张高丽等中央领导同志调研的脚步遍及大江南北。
  自古来,顺民心者得民望。
  北京四季青敬老院,习近平与老人们的合影摆在很多老人的床头。
  一年前,这里的老人们希望能与前来看望他们的总书记合影留念,习近平欣然答应,并细心嘱咐“照片要给每位老人家都送一张”。
  平易近人,春风化雨。亿万中国人从总书记身上感受到亲人的气息,感受到温暖的力量。
  “老梁,给你们带来一份纪念品,祝你们生活幸福。”2014年12月19日,澳门物流工人梁志华家,从孩子上学到大人工作,从家庭收入到住房支出,习近平问得很细很细。
  国家最高领导人和百姓的距离有多近,国家的凝聚力就有多强。
  2012年11月29日,国家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提出,看似不经意,实则深思熟虑,意蕴深远——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面临的是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中国。
  执政中国,当务之急就是凝聚共识。
  “凝聚共识最重要的就是要找最大公约数。”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孙业礼说,“中国梦就是这个最大公约数。”
  猛药去疴,从严治党;勇涉险滩,深化改革;密织法网,完善法治……
  站在两年节点上回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上以非凡勇气、坚定决心、不懈努力,指向一个清晰的理念和伟大的目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民族复兴的时代旋律,激起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共鸣;中国梦这个大梦想,点燃了每个个体的梦想——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引领中国进入放飞梦想的时代,催生出13亿人梦想的“核聚变”——
  从上学就业到住房就医,尊严的保证、事业的成功、价值的实现……两年来,亿万鲜活生动的梦想,使得当今中国充满激情,充满创新、创业、创造的活力。每个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动力。
  中国梦构建起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新平台——
  2014年岁末,一本以9种文字出版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行销全球,引起强烈反响。
  “我从中领略到习近平在治国理政上的冷静思维和远见卓识。”埃及前总理埃萨姆•谢拉夫评价。
  “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人民的希望变成生活的现实。”2015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烈宣示。
  把人民放在心中,用梦想凝聚力量。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执政理念,正焕发出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更加完整、总体思路日渐清晰
  “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执政两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全面”,勾勒出了一幅治国理政方略图。
  两年多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接力棒时,中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也是要求。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习近平总书记用“没有……就没有”句式,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与瓶颈。
  两年多来,从制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政策,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到继续向贫困宣战、向污染宣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注重问题导向,把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努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决定性阶段,关键还是要靠改革这个强大动力;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改革,亟待全面深化。
  在职公务员数量约为700万,126万个各类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000多万……
  2014年末,从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对国务院相关报告的审议中传递出一个重要信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改革箭在弦上,养老保险“双轨制”有望逐步破除。
  这只是一个缩影。
  从当选总书记后首次离京便到广东释放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的强烈信号,到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从一次次专项小组会议到一次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攻坚克难,稳步推进各领域改革。
  ——积极适应新常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从先后取消和下放超过700项行政审批事项到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施行,从民营资本进军银行业到国企改革启动试点,从财税体制改革到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一系列改革举措,激发了市场活力,提升了经济内生动力。
  ——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提高立法质量,全国政协坚持召开双周协商座谈会,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进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一系列改革举措,进一步发展了人民民主,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为民族复兴铸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设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积极推进国有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建立健全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和工作联动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一系列改革举措,使文化领域呈现出新的气象。
  ——为使更多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单独两孩”政策,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一系列改革举措,促进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为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修订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提高排污费征收标准,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一系列改革举措,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
  改革元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既大胆探索、勇于开拓,又稳妥审慎、三思后行,全面深化改革的336项举措逐项推出,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确定的80个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推进公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改革方案真刀真枪推进了,具有标志性、关键性、引领性作用的重大改革举措推出了,一场深刻变革正在中华大地孕育迸发。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014年深秋,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鲜明标签写进了历史坐标中,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提供制度保障。
  从“依法赋予设区的市地方立法权”到“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从“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到“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
  180多项重大举措向世人展示了党中央认认真真讲法治、扎扎实实抓法治的决心和魄力。
  刘汉刘维特大涉黑案法槌落定,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商业贿赂案开出巨额罚单,上海、广东等六省市司法体制改革先行试点渐次推开,首次修改行政诉讼法、进一步拓宽“民告官”法律渠道……回首2014年,法治的足音铿锵有力。
  法国《欧洲时报》评价,“依法治国”将成为当今中国的主流趋势,具有深刻的改革气魄。
  “姊妹篇”,习近平总书记用这样的比喻形容全面深化改革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决定二者之间的关系。
  “这二者可以概括为‘一破一立’。”在孙业礼看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方略是一整套顶层设计方案,有着紧密的内在逻辑。
  一张是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一张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路线图,两张路线图相互交织、交相呼应,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径吻合一致,在一个时间轴上徐徐展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大而根本的保证是什么?“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回答。
  “当时就让我看到了希望。”回想起一年多前西柏坡九月会议旧址里习近平总书记“这里是立规矩的地方”这句话,西柏坡村老党员闫青海记忆犹新。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需要大气候,也需要小气候”……
  从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到用人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
  两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无死角、全覆盖、不放松,世界上最大执政党的创造力、战斗力、凝聚力不断增强……
  “习近平执政两周年,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岁末,新华网发展论坛上,网民纷纷就此留言——
  “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抓得准,有战略思维”;
  “七百个日夜,新常态治国,八规治贪腐,十八般用全”……
  知难而进,蹄疾步稳。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彰显了中国的大战略、大布局、大手笔。”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经理胡鞍钢说。
  “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善始善终、善做善成,防止虎头蛇尾”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自信从容、务实担当,彰显出坚定而鲜明的执政风格
  “他仅用了两年时间就在中国拥有这样的影响力,这给所有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访华20多天后,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华盛顿一个商业圆桌会议上,这样评价自己眼中的习近平。
  而在习近平看来,“两年时间可不短”。在同奥巴马瀛台会面时,他用轻松的话语,传递出只争朝夕的使命感。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责任重于泰山,事业任重道远。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地开新局、树新风,将中国的影响力推向世界;
  正是用这两年时间,崇尚实干、埋头苦干,中国领导人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解答着时代赋予的全新命题。
  出访11次、到访31国,同100多位来华访问的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举行会谈会见,在国内考察20多次、足迹遍布20多个省区市、特别行政区和高等院校、部委……履职两年多来,习近平的脚步从未停歇。
  境外媒体评价说,执政的历程类似长跑,但习近平却是以短跑速度开局。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担当意识,催动着一股激荡奔涌的执政新风席卷神州大地,鲜明的执政风格日益彰显。
  踏石留印、抓铁有痕,求真务实的执政风格改变着整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复兴大国的蓬勃气象——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宏伟的蓝图,没有落实都只能是纸上谈兵。
  从治理“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一张贺卡、一盒月饼背后的奢靡之风,一件件小事有始有终,以徙木立信之效让人们看到了中央真抓实干、刚性执行的信心和决心。
  身先士卒,以上率下。攻坚克难的路上,需要坚强指挥、上下同欲。
  从坚持两年不松懈的八项规定,到开展两轮、收尾不收场的教育实践活动,一次次动真格、做实事,展现出中央善始善终、善做善成的能力和魄力。
  “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
  正是本着这样一种“钉钉子”精神,两年多来,中央领导集体言必信,行必果,招招指要害,件件有落实。
  义无反顾、勇往直前,雷霆万钧的背后是一种越是艰险越要向前,敢于担当的勇者之风——
  2014年,不断深入的反腐败斗争震撼人心。随着周永康、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人落马,人们看到了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体会到了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
  “不是没有掂量过。但我们认准了党的宗旨使命,认准了人民的期待。”习近平斩钉截铁地说。
  向固化的利益藩篱宣战,对党内盘根错节的问题进行梳理。自我批判、自我开刀、自我革命,由此带来的压力、风险和挑战,只有勇敢者才能顶得住、扛得动。
  “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信念坚定、从容不迫,战略定力的背后彰显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有底气、有自信的精神状态——
  回忆起两年多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那段振奋人心的讲话,国家博物馆副馆长黄振春至今依旧激动不已。
  “习近平总书记连说了3个‘一定能实现’,当他最后说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时,语气平和,但充满自信,话音一落现场就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这是引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诗。
      上任伊始,“自信”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最鲜明的精神特质。
  这份自信,体现在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坚定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
  这份自信,体现在面对经济新常态的从容淡定:“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这份自信,体现在应对外部挑战时的战略定力:“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治大国如烹小鲜。自信是一种行事风格,更成为一种执政境界。
  “务实、担当、自信,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风格鲜明地体现在治国理政的行动上,体现在其所从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和外交、党的建设等所有活动领域。”中央党校副教育长韩庆祥说。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成就斐然,回应了群众期待,赢得了世界赞赏,中华民族的发展前景无比光明
  “中国经济以拔得头筹之势进入2015年,并很可能长时间执此牛耳……中国回到了它在人类历史上大多数时间里所占据的地位。”
  美国《名利场》杂志2015年1月号刊登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施蒂格利茨的文章《中国世纪》。
  峥嵘岁月何惧风流。
  两年回望,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交出了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
  一曲曲恢弘的“改革乐章”奏响新篇——
  新设立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经济结构更优化、动力更充沛,展现出良好的韧性、充足的潜力、较大的回旋空间……改革正冲开一切阻碍发展、束缚活力的藩篱,让一切财富的源泉涌流,让一切创新的能力迸发。
  两年来,中国经济保持着平稳发展态势,货物贸易总额跃居世界第一,经济总量在多年位居世界第二的基础上持续稳步增长,每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量相当于贡献了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经济规模。
  一阵阵久违的“清新之风”横扫积弊——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十名省部级以上腐败分子被查处,全国纪检监察机关立案结案数量、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人数等,均达到纪委恢复组建以来最高值;约10万人因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受到处理,700多起典型案件被通报曝光……兑现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打虎无禁区、拍蝇无死角”的承诺。
  历时一年多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进行了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解决了一些多年想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党风政风为之一新。
  一幅幅亮丽的“民生画卷”徐徐展开——
  国民个人财富和财产性收入持续增长,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十连涨”,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全覆盖,临时救助制度全面建立,“农”与“非农”界限逐渐打破,“一考定终身”宿弊正在革除,“单独两孩”政策全面落地……
  中国梦正化为百姓身边一个个实实在在的“就业梦”“上学梦”“住房梦”“宜居梦”“医保梦”“小康梦”,果实累累,触手可及。
  一股股强大的“正能量”喷薄而出——
  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志愿者”“全国孝老爱亲最美家庭”先进事迹,举行“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大力推动县级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每月发布“中国好人榜”……坚持从小抓起,从活动切入,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益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国家、民族、人民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
  从国家领导人亲自倡导优秀传统文化,到设立国家宪法日、公祭日;从“最美中国人”群体不断涌现,到“道德失范”现象初步遏制,中国社会洋溢着一派昂扬向上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向心力。
  一串串精彩的“外交舞步”闪亮国际舞台——
  建设“一带一路”,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宣布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建立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安排;实质性结束同韩国、澳大利亚两大经济体的自由贸易谈判,启动亚太自由贸易区进程……
  短短两年间,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积极作为,更多地参与到国际规则的制定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展现中国智慧,引领国际合作方向。俄罗斯《独立报》感叹:“国际舞台上出现了一位新的地缘政治大师。”
  一道道坚固的“铜墙铁壁”巍然屹立——
  从远海大洋的立体攻防到塞外草原的实兵对抗,从兵种部队跨区基地化训练到跨国联合军演,两年来,通过组织各类演习演训,全军实战化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
  作风建设铸就军魂。2014年10月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召开,正推动一支听党指挥、讲政治的军队再上历史新台阶。
  巴西国际问题专家罗尼•林斯指出,中国共产党正以一种循序渐进但坚定有力的方式打造中国腾飞的基础,用一个个必要的具体措施去实现中国梦。
  站在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执政两年的历史节点上,人们对未来中国发展前景充满期待——
  “过去访贫问苦,看看,走走形式。现在不分节不节的,说来就来。”讲起一年来当地干部作风的变化,河南兰考县东老君营村村民赵振文说,“裤腿卷起来了,身上土气重了,焦书记当年的好作风又回来了。”
  展望未来,一个正风肃纪、涤陈布新的中国,必将更好地凝聚起全国各族人民圆梦图强的最大信心。
  不久前,内蒙古高级人民法院一纸无罪判决书,还了呼格吉勒图以清白,更给为儿子洗冤奔走18年的父母以欣慰。
  展望未来,一个更加公平正义的中国,必将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埃博拉疫情暴发后,中国第一时间向非洲兄弟伸出援手,派出了上千名医疗人员,提供了总计7.5亿元的援助。几内亚比绍公共卫生部长瓦伦蒂娜•门德斯说,中国政府及时驰援,“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非洲大地”。
  展望未来,一个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必将更好地与世界携手同行、互利共赢。
  “中国回来了。”
  美国《外交》双月刊网站11月底刊载《中国得分》一文感叹:“几十年来,都没有出现另外一个大国这么有能力,这么自信了。”
  是的,这个曾经无比强大的古老国家,正不可阻挡地行进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开创实现中国梦的新时代!